一、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条件

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条件较为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需要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发起人,如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商业银行或其他大型企业等。这些发起人在行业内应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经营状况。

2. 注册资本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且资本额度需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以确保公司的财务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公司需拥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并且从业人员中应具备金融或融资租赁工作经验的人员比例应达到一定要求。

4. 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公司运营的高效和透明。

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的设立条件

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的设立条件也相对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注册资本金应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以确保公司的资金实力。

2. 公司需具备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以防范运营风险。

3. 公司需拥有相应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租赁业从业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内资融资租赁企业在登记时不需要履行前置审批程序。对于未办理试点企业资格的企业能否从事融资租赁业务,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三、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设立条件

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设立条件相对较为宽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注册资本不低于一定的金额,以确保公司的财务实力。

2. 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

华为与联想:两条不同的道路铸就不同的实力

当我们仔细观察华为与联想这两家企业在各自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时,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而这种差距,源自于它们在企业的战略方向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回溯到企业的起点,华为坚持技术为王,而联想则更侧重于贸易。这两者在初期都是合理且可行的策略。随着企业逐步壮大,华为成功地将技术与销售融为一体,而联想却未能抓住转型的机遇。

从财务数据上看,华为与联想的差距显而易见。华为的年营业收入超过联想两倍,利润更是远超联想。在硬实力方面,虽然联想在全球PC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华为在通信领域的实力无人能敌,其终端产品也位列全球前三。更重要的是,华为拥有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通信产品的核心芯片,并持有大量专利。而联想的产品多为组装,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此次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也凸显了两家公司的软实力差距。华为顽强抵抗,而联想则可能轻易屈服。在公众认知中,华为比联想更受尊重和钦佩。

华为重视核心技术,选择走技术型公司的道路,而联想则更注重销售和贸易。在企业初期,这两种策略都有其优势。技术型公司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但一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就能获得行业领导地位。而销售型公司则能迅速拓展市场,获得利润。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更看重技术的先进性,愿意为先进技术买单。这时,以贸易为主的公司就会面临发展瓶颈,只能依赖性价比吸引客户。而华为由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能够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联想与华为的发展路径迥异,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企业思路。联想注重组装与优化外壳设计,通过收购获取专利;而华为则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提高自研技术比例以推动发展。从年营业额来看,华为是联想的两倍。

联想集团在全球电脑销售市场独占鳌头,PC生产规模全球领先,同时在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中排名第89位。2019年,联想收入超过3500亿,成果丰硕。而华为凭借麒麟990 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多项行业领先,全年智能手机发货量高达2.4亿部,其中5G手机销量亦表现强劲。这两家公司无疑是中国经济技术的生力军,同时也是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

从综合实力来看,联想和华为都是中国不可或缺的经济技术领军企业,也是民营经济的两大里程碑。但具体而言,在消费品领域,联想电脑销量虽居世界第一,而华为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均未登顶,且华为在电脑领域尚属新兴。即便在代表科技水平的超级计算机领域,联想亦有出色表现,占据多个名次。虽然联想总部设在美国,但其产品价格亲民,深受中国人喜爱。而华为则面临价格上涨的争议,推高了行业价格水平,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华为还面临内存造假等质量问题。

孙宏斌曾表示,联想主要是组装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将华为与联想相提并论,似乎对华为有所不公。两家公司不在同一档次,可比性不强。

关于现状对比,根据联想官方发布的年度数据,其年营收为3422亿元人民币,主要业务包括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移动业务以及数据中心业务。而华为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是联想的两倍左右,达到7212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名列前茅。

展望未来,科研投入是衡量企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虽然两家公司未准确披露2018年的研发投入,但可以从过去的数据中看出端倪。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几乎是联想的十倍。这表明华为对未来的投资远远超过联想。

在市值方面,联想的市值约为670亿港元,而华为因未上市所以只能采用估值形式。据胡润研究院的评估,华为估值高达12万亿元人民币,远超过联想。

无论是现状还是未来投资、市值等方面,华为都远超过联想。联想的经营范围广泛,但华为在通信领域的表现尤为出色。华为的全球排名、员工数量及技术实力都使其远超联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华为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虽然联想在某些领域表现不俗,但与华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