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公司经营行业相对自由,没有太多的限制,即使是船舶公司也有多种命名方式。只要名称不重复,就可以选择如"xxx国际船舶有限公司"、"xxxx国际海运有限公司"等名称。在香港注册公司只要满足年满18周岁的合法公民身份(不论国籍)即可。

注册所需资料包括:

1. 确定好的公司名称(英文部分,香港宏天国际可帮助翻译)。

2. 确认公司董事和股东,1人即可注册(需年满18周岁),只需提供其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一份。

3. 注册资本,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港币10,000元(无上限),无需验资和到位。

4. 经营范围,香港公司的经营范围原则上没有太大的限制。无论公司名称如何,只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可经营任何性质的业务,例如生产、研发、财务、医疗保健、船务运输、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建筑、装饰装潢、络等。一些在国内比较难注册的公司类型在香港都可以顺利注册。

就船舶行业而言,法律允许的经营范围包括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船运输、珠江水系普通货船运输、国际普通货船运输等。还可以提供船员技术信息咨询、海事咨询、船员管理咨询等服务。在福州口岸从事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国际船舶管理业务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改变经营范围,但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在世界船舶公司排名中,有多家知名公司的故事颇为引人入胜。例如Mearsk、MSC、长荣海运、中远等均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模式。这些公司在全球航运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例如,Mearsk以自大、死板、守信誉著称;MSC则是欧洲黑社会的洗钱机构;长荣海运则是张荣发40年心血的结晶,但管理混乱;中远则是中国的第二海军,享受国家最优惠的航运政策;铁行渣华则秉持欧洲工艺的稳健作风;达飞轮船则善于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中海则凭借独特的经营手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OOCL则是一艘不断开拓定期客货运服务的船只。东方海外货柜航运的前世今生

一九六九年时期,全球集装箱运输行业处于萌芽期。这时,金山轮船正式更名为东方海外货柜航运。过去的“Victory”级船只承载标准柜数量有限,与现今的超大巴拿马型远洋集装箱船相比,有着天壤之别。2003年,公司迎来两艘巨型船只的投入使用,使得东方海外的吞吐量大幅提升至7700个标准箱。

在家族的传承中,董浩云先生离世后,其子董建华先生接手了东方海外的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并在此后的14年中掌舵该企业。在董建华先生的领导下,公司股价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2005年,其个人身家及公司市值均达到惊人的水平。

在航运界中,东方海外不仅以业务规模著称,其服务态度和企业文化也备受关注。有员工表示,公司的部分员工态度较为强势,船期也不够稳定。但也有人认为每家船东都有自己的独特操作流程,不可一概而论。

除了东方海外,太平船务与我国特别是交通部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早在开放前,许多无法通过其他船运公司运输的货物或无法抵达的地方,都通过太平船务完成。这家公司在1967年便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并成为了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船运公司之一。

在新加坡太平船务的不断发展中,该公司与中国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商贸往来,并在北京注册成立了独资公司。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个分公司和代表处,拥有大量中外籍员工。业务范围不仅限于航运,还扩展至仓储、分拨等物流相关领域。

yml(阳明)与我国交通部也有着特殊的关系。虽然yml起初是台湾的企业,但其使命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的运输需求,特别是在战争情况下确保战略运输的稳定。近年来,yml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革,并开始订购大型船舶。

阳明不仅在业务上有所建树,还非常注重员工的成长和福利。公司提供了优厚的薪酬和完善的福利制度,鼓励员工工作、家庭、休闲的均衡发展。其标志设计也寓意深远,体现了公司的理念和愿景。

而在航运界中,韩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虽然韩国在90年代初才与中国建交,但韩进却是最早进入中国航运市场的外国船公司之一。其通过不断的扩张和收购,不仅在欧洲航线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一个集海运、陆运、空运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物流集团。

无论是东方海外、太平船务、还是yml和韩进,这些企业在航运和物流领域都有着各自的传奇故事和独特地位。他们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行业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大韩航空——运输业的璀璨桥梁

大韩航空,一家与韩进集团紧密相连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陆运、海运、空运综合货物运输公司。这就是它的独特优势——“空中桥梁(Sky Bridge)”。通过海、陆、空的协同合作,这一桥梁提供了惊人的接驳时间和优质的价格。依靠韩进陆路运输公司、韩进船运公司以及大韩航空的共同努力,此服务能够节省高达65%的一般空运成本。如今,这种“空中桥梁”为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目的地提供了最短、最经济的路线。作为韩进集团航空运输部的领头羊,大韩航空正全力以赴,力争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顶尖的航空公司之一。

韩进海运及其子公司Keoyang海运、胜利航运以及CyberLogitec,共同为全球海洋运输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司通过投入新货轮和发展物流操作,平稳地扩张业务。目前,韩进海运拥有150艘船只,业务覆盖了35个国家的80个主要港口。公司还拥有9座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码头,全球53个国家都有其230个分支机构和第三方代理。通过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韩进海运证明了“客户满意”是他们的承诺。

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韩进海运已经建立了主要干线航线,设施完备的码头和强大的基础设施。这些战略投资为公司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公司的首要目标就是通过节约成本的措施,加强提供最优表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这些努力将确保韩进海运在全球物流公司的地位。

韩进海运因其能满足最挑剔客户的要求而闻名。这得益于公司大量经验丰富员工的辛勤工作。对于这些员工而言,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他们都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热情来应对。在全球各地,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能看到带有“H”标志的韩进海运集装箱、码头、设备和航行在各大洋上的船只。这个“H”标志就是韩进海运3600多名员工对客户满意服务的庄重承诺。

至于NYK(Nippon Yusen Kaisha Line Ltd.),这家公司在业界颇受关注,其滚装、散货等业务名列前茅。NYK的滚装船队规模为世界最大,散货船和油罐船队也位列前茅。其业务中大部分是汽车出口,很大一部分份额来自中国。该公司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Tsukumo Shokai Shipping company。经过多次更名和发展,至今已成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公司。

APL是另一家备受关注的航运公司。虽然其受控于新加坡,但一直以来在美国经营运输和物流业务,是美国数一数二的航运公司。在跨太平洋航线上拥有重要地位,并在亚洲航运市场上占有可观份额。兼并后,APL保留了公司名称和标志,管理部仍设在奥克兰,并以APL的名称参与市场竞争。其销售回报率已经达到惊人的16.8%。

K.Line也是一家值得关注的航运公司。其“K”标志尤为引人注目,代表着“川崎汽船公司”。尽管处事低调,但这并不影响其扩张的步伐。K.Line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船公司之一,已经在中国的主要城市设立了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其领导者特别强调对社会的贡献,遵纪守法与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以确保为客户提供可信、可靠的服务。

MOL则在中国拥有130年的船运经验。从1878年开始,这家公司就开始了中国之旅。近年来,MOL制定了扩展计划,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增设经营网点。如今,随着成都办事处的设立,MOL在中国已拥有24家分公司及办事处。

在班轮业务领域,MOL中国初期主要以代理MOL总部集装箱班轮业务获取佣金收入为主。当时,佣金收入几乎构成了MOL中国的全部收入来源。随着非班轮运输业务的不断增长,虽然班轮业务收入仍占总收入的大部分,但比例已经有所下降。目前,MOL在中国经营的挂靠航线已经超过了20条。

在非班轮业务领域,MOL中国的业务涵盖了油轮、汽车船和散货船运输等多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MOL与宝钢签订了长期铁矿砂运输合同,展示了其在该领域的突出表现。MOL在中国设有专门负责汽车运输业务的部门,提供包括CKD集装箱运输、物流以及整车运输等服务。MOL还与中外运共同投资成立了合资企业,专注于汽车滚装船运输业务。MOL计划与其他公司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中国地区的汽车及配件物流业务。

在物流方面,MOL像NLC一样,在中国提供了保税货车运输服务。该服务由MOL的附属公司——上海华加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拥有经海关审核的保税货车,并配备了GPS设备,以提供独立的保税运输服务,充分利用其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仓库资源。

去年,MOL宣布了一项宏大的造船计划,投资108.6亿美元订造243艘新船。其中,大部分新船将用于运输原材料,如铁矿石、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等。这项庞大的船队扩展计划将使MOL的船队规模增加到720艘,将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高级、独一无二的海运集团。

ZIM(以星航运)目前经营着80多条船舶,大多数为集装箱船。该公司最早的一批船舶中包括Kedmah,它最早属于英国海军并参加过二战。ZIM的重要发展步骤之一是1970年转向集装箱运输,当时的领导者Moshe Kashti做出了重大决策,从意大利和德国订购了多艘集装箱船。他的继任者进一步拓展了集装箱运输业务,开辟了远东、美国和欧洲等重要航线。

关于达飞的情况,需要澄清一些误解。原先CMA的全称是法文“COMPANIE MARITIME D’AFFERTMENT”,并非“COUNTRY MARINE”。CMA是通过收购CGM(法国国家航运公司)而壮大的,而非相反。CMA的老板是中东人JAQUIE SAADI,其子女分别负责业务和行政。CMA虽然业界名声逐渐壮大,但起初并不出名,靠的是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CMA在短短八年内从世界第十四升至第四,并购起到了关键作用。原本渣华是被达飞收购的,但马士基临时加价5亿欧元,最终渣华被马士基收购。另外ANL是被CMA-CGM全权收购的,不存在干线和支线的问题。

海丰集运(SITC)是一家货代起家的公司。海丰的货代业务一直发展良好,发展速度很快,是中国船公司的楷模。海丰成立于1991年,当时名为山东省国际货物代理公司。海丰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一直离不开货代业务的发展。与韩国HANJIN的合作也大大加快了海丰的发展步伐。海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不断壮大自身实力。近年来,海丰完成了集团重组,成立了多个业务体系,开始向国际化、综合物流公司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