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注册顺丰公司的条件及流程解析:聚焦在当下及未来的顺丰创业之路
A-
A+
2025-03-15 11:44:18
1701点击
注册香港公司流程及所需时间
一、注册时间:
1. 香港公司注册处提供了电子注册服务,电子注册用户最快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2. 传统的文件注册方式大约需要5至8个工作日的时间。
二、所需资料:
1. 提供至少一名18岁以上的股东或董事的身份证明;
2. 确定公司的中英文名称及经营范围;
3. 确定注册资本,最低为一万港币,无需验资;
4. 提供一个秘书地址。
三、注册流程:
1. 确定公司的名称、注册资本、董事及股东人选和股份分配比例,并提供身份证明;
2. 签订协议;
3. 安排款项;
4. 提交法团成立表格NNC1文件,董事和股东签署后寄回;
5. 完成签署后NNC1文档的寄回,大约需要5到8个工作日;
6. 缴付注册余款,领取公司全套资料,完成注册。
关于顺丰速运-香港的神秘力量:
顺丰速运,这家在物流圈内外颇具神秘色彩的公司,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知之甚少。尽管早在2004年,其营业额已达到了13亿元,但行事低调,鲜少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其老板王卫的公开形象也是模糊不清。这家公司像民营快递公司一样经营国内快递业务,但其老板王卫却是一名香港人。
王卫,现年36岁,作为顺丰的总掌舵人,和他的企业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小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头脑过人。在香港的生活和商业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精明商人的眼界与才干。
顺丰速运的故事始于1990年代初,王卫发现了深港快件的商机,借得10万元资金后,与伙伴共同创立了专送快件的公司。初期,公司只有5个人,但王卫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带领顺丰逐渐崭露头角。他亲自体验一线取派件工作的艰辛,并经常强调一线业务员的重要性。
1996年,顺丰快递正式踏入国内物流市场,其业务起源于深港货运的“自然延伸”。最初,顺丰主要服务于深港之间的快递需求,由于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公司迅速扩张,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快递市场的养分。一位早期的顺丰员工回忆道:“当时顺丰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大家紧密合作,以市场开拓为主要任务。我们这些员工都全力以赴,每天早出晚归,骑着摩托车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穿梭。”
随后,顺丰以顺德为起点,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广东省外,复制其在长三角地区的业务模式,并进一步扩展到华中、西南、华北等地。在扩张过程中,顺丰主要采用合作和代理的方式新建快递网点,每个新设的点都会注册一个新公司,形成一种类似于加盟的连锁网络。这使得顺丰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形成了庞大的网络体系。
这种“自然延伸”式的扩张方式依靠的是自发的加盟,因此顺丰的网络并非规划的结果,而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网络。比如广东省的下属县城几乎都有顺丰的站点,但在经济发展较弱的省份,除了省会城市外,其他地方基本没有设立网点。
由于市场机遇和业务驱动,顺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市场拓展上。他们采用了“人海战术”,通过增加人力来达到广种多收的效果。在业务运作上,顺丰采取了简单的承包方式,给业务员划片、划区,由他们负责开拓和维护市场。这种模式使得业务员们拼命工作,换来了丰厚的收入。
与此宅急送和申通等公司也在这个时期崛起,虽然经营模式与顺丰有所不同,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它们提供了发展机会。这几家公司后来成为了国内快递业的领军企业。
在产品定位方面,顺丰始终坚持只做快递,而且只做小件,不做重货。他们设计了自己的产品价格体系,锁定了中端客户为目标客户群。服务产品设计简单明了,邮费不超过20元,提供上门送货和全国联网服务。这种谨慎的产品定位策略被认为是支撑顺丰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王卫的管理风格在顺丰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一直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被其他行业的热潮所吸引,专注于快递业务。为了控制发展速度和避免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顺丰采取了一个独特的策略:通过提高价格来控制发展速度。虽然这样会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但可以保持公司的平衡发展。
在内部管理方面,王卫采取了放权管理的方式,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这种管理方式使得顺丰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网点人员的增多,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一些片区开始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一些地区负责人的行为开始出格。王卫开始意识到收权的必要性。
经过两年的收权行动,顺丰的架构和各分公司的产权变得明晰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王卫不向任何人分配股份即使是在公司中跟随他多年的老员工也不能例外但这保证了公司的话语权和所有权的集中使顺丰成为了“一个人的企业”。同时为了保证业务快速高效地运转客户粘性得到了加强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追赶上的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了顺丰的竞争优势这也让那些试图离开的负责人发现他们的业务无法超越顺丰因此也避免了公司因为收权而受到元气上的伤害。
此外王卫的慷慨大方和对一线员工的支持也赢得了他们的忠诚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王卫对开拓市场的负责人从不限制成本只要他认为值得做就会全力支持这也让公司的业务得以持续不断地拓展和壮大。
总的来说无论是通过谨慎的产品定位、还是通过放权管理和收权行动以及慷慨大方的管理风格王卫都为顺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顺丰在国内快递行业中独树一帜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顺丰公司的薪酬待遇颇具吸引力。与其他快递公司相比,其递送人员的月薪往往能达到较高水平,在一般公司只能拿一千出头的情况下,在顺丰两三千已是常态,甚至八千一万也不被视为过高。管理层的薪酬更是如此,同行公司给出的十万薪酬,顺丰往往能翻倍支付。即便是有功之臣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顺丰的创始人王卫也不会采取扫地出门的做法,而是会给予高薪奉养。
完成调整后的顺丰公司,自2002年开始向华东地区积极扩展。随着公司管理步入正轨,王卫的目标也由自发复制转向了主动铺开一张全国性的立体网络。
顺丰在总部成立不久就遭遇了SARS。尽管这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幸运的是,对于快递行业来说,SARS反而带来了机遇。因为期间许多人选择居家,快件的投递量不降反增。这也对顺丰的全国扩张战略提出了考验。王卫的决策显得尤为精明。
在期间,航空公司生意萧条。顺丰公司抓住了这一机遇,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与扬子江快运签下了合同,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这种做法不仅让顺丰在服务时效性方面获得了优势,还通过租飞机实现了全天候、全年无节假日的派送。
凭借这种革命性的服务,顺丰的货量增长迅速,每年增速都在50%左右。规模效应的出现抵消了包机增加的成本,这种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了顺丰在速度方面的优势。
王卫是一个经济头脑非常敏锐的人,他不仅关注经营管理的细节,也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
顺丰的发展不仅仅满足于当前成绩,更大的目标在前方等待实现。自2004年起,“发展民族速递业”的口号开始与顺丰的LOGO相伴出现。虽然顺丰没有将宅急送和申通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但他们仍致力于成为民族快递业的代表,与国际快递巨头竞争。尽管华东市场面临申通的激烈竞争,但顺丰仍在持续发力,以低价香港件为主打产品策略,横扫全国多个城市。
虽然目前仍有诸多挑战等待解决,如扩张中可能出现的直营模式问题以及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争夺等。但这些都不足以阻碍顺丰维持其高速增长的势头。根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尽管目前具体数字有所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顺丰的收入正在快速增长。
展望未来,顺丰正在酝酿更大的计划。据透露,他们计划在2008年前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目前已有数十人常驻在顺丰工作的IBM团队提供咨询和参谋支持工作准备顺利进行之中。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顺丰也在逐步购置最先进的手持终端设备为一线员工配备使用。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商业循环模式,支撑着其整个运营系统不断发展壮大。
至于被广泛讨论的直营模式问题尽管是当前的掣肘之一但并非不可改变的难题。如果营销模式能够顺利调整那么无论其他公司如何运输快递都无法与用飞机运送快递的顺丰相抗衡。因此对于顺丰来说关键在于如何顺利调整自己的营销模式以适应更大规模、更规范化的企业运作需求。
这是一种独特的个人承包模式
在商业运营中,顺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资金流动都会开具发票。这种模式,在资源有限的地方企业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在创业初期,其效果显著。这种不够规范的管理方式及低调的风格,也为那些对顺丰心存不满的人提供了指责的借口。有同行表示:“他们就像是见不得光的老鼠会。”尽管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但在其看来,顺丰的“直营”模式与传销有着相似的负面影响。
王卫作为顺丰的掌门人,他并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但必须在直营模式的利与弊之间做出选择。在过去,顺丰的大多分散在地方团队手中,一旦成熟,便有可能流失。直营人员并非经济共同体,管理上需要协调,服务能力参差不齐,这使顺丰难以保证统一品牌下的服务水平。这也直接促使了王卫对权力的重新掌握。
自2002年顺丰完成权力收回后,这种直营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举例来说,宅急送虽然拥有公司车辆和总部按业绩发工资的管理方式,但顺丰则是采用按件计酬的方式,鼓励员工自备交通工具加盟。这种直营模式曾是顺丰的王牌,帮助其在市场中取得了一片天地。如今,顺丰拥有数万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采用直营模式下的揽收人员。
这种被刻意保留的模式也是顺丰当年成功的基础。王卫从收派员做起,深知最下层员工对赚钱的渴望以及对公司的意义。那些自备车辆加入顺丰的业务员,会分到一个片区,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收入。对于许多寻找创业机会的农民工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机会。有一位业务员从零开始,带着老婆、兄弟一起加入,最终月收入高达四万元。
直到现在,大部分顺丰的收派员仍然使用自己的摩托车或汽车在所属片区努力工作。尽管这种模式被称为“直营”,但它与之前的承包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所有收派员都由顺丰总部统一管理,总部控制了路由和客服,也就控制了货物的流向。顺丰总部客服统一为收派员分配客户,确保了客户的留存和对公司的忠诚度。
2002年后,顺丰不断改进并强化了这种模式。形成了一种业务员依附公司才能生存的机制,同时保证了他们的薪金和福利明显高于同行。这使得业务员成为市场层面的主力军,被牢牢稳固在组织基层。
关于顺丰的创始人王卫,他是一位上海人,后移居香港。他出生于一个空军家庭,其父亲是俄语翻译员,母亲是大学教师。王卫年轻时随家人移居香港,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他在年轻时曾在叔叔的手下做过小工。
在九十年代初,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大陆的王卫开始涉足快递业务。他从父亲那里借到资金后,与伙伴们合作成立了专送快件的公司。1993年,在广东省顺德市注册成立了顺丰公司,创业初期只有六个人。
扩展阅读
顺丰速运起源于1993年的广东顺德。经过多年的发展,于2016年获得证监会批文,成功登陆A股市场。2017年更名为顺丰控股。其股票代码为002352。顺丰提供的物流服务种类繁多,包括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同城配送、仓储服务、国际快递等。还提供以零担为核心的重货快运服务和为生鲜、食品、医药领域提供的冷链运输服务。顺丰还提供保价、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
以上信息参考自百度百科等资料来源。